中钢协称矿商提出铁矿石按月度季度定价

2013-05-06 | 华夏时报 | 2201浏览

从2010年长协矿机制被打破以来,高企的铁矿石价格让中国钢厂饱受高成本之苦,多年来中国钢厂一直努力在铁矿石方面发现“中国价格”。

4月27日,中钢协副会长朱继民公开表示,“有矿商提出希望能建立合作机制,形成铁矿石价格的协商机制,参照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化,来商定月度和季度价格。”这次由矿商提出的商定月度和季度长期协商机制,是否会加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在其中的作用,引发业内关注。

尴尬的中国指数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推行2年多来,其对铁矿石价格的指导作用仍然十分微弱,而一旦新的协商机制形成,或将改变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尴尬地位。

对于朱继民所说的“商定月度和季度长期协商机制”,中钢协一位高层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没有完全否认,他表示,现在这只是一个提议,由于定价问题的复杂性,要真正实施还早得很,目前要做的是打破普氏指数这种对铁矿石价格的垄断局面。

“在制定价格方面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价格问题本身很复杂,比如要十分注意铁矿石价格炒作的影响,另外商定铁矿石价格并不是一味压低价格,否则也会伤害国内矿商的利益,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这是我们要提出的。”上述中钢协人士同时指出。

2010年,中钢协联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正式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国内钢厂和贸易商依旧采用的是普氏指数,首先是矿商方面力挺普氏,逼中国企业接受普氏指数,而另一方面,普氏指数每天都会更新,而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一周才出一次,明显比普氏指数滞后,这也是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影响较弱的原因。”我的钢铁网矿石部经理唐晓揽对记者表示。

除了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国内还有很多机构也推出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如联合钢铁网2011年推出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包括钢之源、兰格钢铁、新华社等也都建立了各自的铁矿石价格指数,目前一些机构正在力争进入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以获得认可。

上述中钢协高层还表示,在定价过程中,还要考虑钢厂方面的因素,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并再次强调了这一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

萎靡的现货成交

除了在铁矿石价格指数上竞争外,中国钢铁行业正在加强铁矿石现货交易的管理。既然铁矿石价格指数来自对铁矿石现货市场交易的询价,那加强现货市场管理多少可以影响这个指数价格的形成,甚至直接扭转铁矿石高企的价格现状。

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在去年5月8日成立之时就被给予“发现价格”的厚望。不过这个由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矿所)、中钢协以及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联合推出的平台在即将一周岁的时刻,却面临成交量很小的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去年进口铁矿石7.4亿吨,而现货平台上的交易量占进口总量的比重极微,而按照设想,交易平台每年应达到进口量的20%,才能在定价上发出有分量的声音。

据了解,目前铁矿石的第三方现货交易平台有北矿所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和新加坡推出的GlobalORE,业内称普氏也在筹备近期推出现货交易平台。

宝钢股份一位高层日前曾对媒体表示,“赞同透明公平的第三方平台来发现合理真实的市场价格。”但来自国内钢铁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多位人士都提到,透明公平的平台交易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包括大型矿山在内的不少企业仍然依靠炒作铁矿石价格来维持利润,采用普氏指数作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核心指数实际也是因为这个指数对矿山企业及贸易商更为有利。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表示,进一步扩大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他坦言“目前的成交量还是太少了”,中钢协将会号召会员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增加在平台上的采购量,但“这方面只能去沟通,不能强迫或代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