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原因简析
2014-03-12 | | 4246浏览
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周以来持续下跌,上周五及本周一更是大幅下跌,以62%普氏指数为例,从上周一(3月3日)的118美元/吨跌至本周一(3月10日)的105美元/吨,一周跌幅高达11%,铁矿石价格急速下跌后,今日小幅反弹,指数涨0.5美元至105.5美元/吨。
本轮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资金紧张 上周铁矿石港口现货出现低价抛售现象,主要是由于部分采购商去年12月份集中开具的信用证陆续到期,还款压力大,必须抛售现货以获得现金流,且由于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高企,部分港口已经堆满,贸易商必须加大出货。同时一些钢厂也因为资金紧张,把本来自用的铁矿石外售以回笼资金,港口现货出货压力大。
钢厂资金紧张主要源于今年以来钢材市场销售一直较差,成品材库存大幅上升。据钢之家网站数据显示,1月3日,重点监测的国内28个主要市场线材库存量在146.97万吨,螺纹钢库存量在531.47万吨;截止3月7日,28个主要市场线材库存量在283.64万吨,螺纹钢库存量在937.42万吨。钢厂在长期亏损以及成品材积压了大量资金后,减产有所增多,也减少了铁矿石的需求。
2、人民币贬值 2月底人民币曾出现大幅贬值现象,意味着铁矿石采购商一方面需要承担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还需要承担因人民币贬值而出现的汇率风险,也加重了资源低价抛售现象。
3、有钢厂资金链断裂 上周五市场传言有钢厂资金链出现断裂,并有小钢厂申请破产,这一消息给市场人士造成恐慌,担忧资金链断裂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铁矿石作为更为普遍的融资工具后,市场人士对融资矿的关注度大大提高,铁矿石价格如果继续下跌,一旦出现20%以上的跌幅,则会出现违约情况,加大了市场风险。
就整体铁矿石市场而言,大的背景是铁矿石供大于需局面已经形成,一方面国外矿山供应量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国内钢厂因长期亏损以及环保影响,1月份以来整体粗钢产量有所下降,铁矿石需求也有减少。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创历史最高纪录达8683万吨,虽然2月份进口量回落至6124万吨,但主要港口库存仍然上升。国内港口库存从去年11月以来持续上升,据钢之家网站数据显示,截止3月7日,全国43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已上升至10500万吨,较去年11月1日的7935万吨上升32.3%。
铁矿石后期走势如何?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钢厂资金紧张局面是否能有效缓解,如果得不到缓解,融资矿风险问题会进一步发酵,进口铁矿石价格经过近期的小幅反弹后将会继续下跌;如果整个钢材市场终端需求慢慢恢复,钢厂成品材销售情况好转,资金状况缓解,则3月份将是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
市场另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的是,铁矿石价格经过此次的大幅下跌后,按照当期的铁矿石和焦炭价格来测算,理论上一些厂家可以做到不亏损了,对于厂家来说就必须迅速的销售出钢材,来采购低价原料。以唐山钢坯为例,成本与售价变化详见钢之家钢坯价格指数。